春节教学设计

时间:2025-09-06 13:27:56
春节教学设计

春节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春节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春节的快乐,激发对春节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体会春节的快乐、热闹,感受孩子们盼春节、爱春节、挽留春节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

1、生字词语卡片。

2、板书课文的小黑板。

学生

1、了解自己家和周围的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2、复习学过的儿歌《看红灯》。

3、收集《春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快放寒假了。寒假中,有一个盛大的节日,知道是什么节吗?(春节)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

2、看来,大家都挺喜爱春节的。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写春节的课文。一起读课题:29《春节,你不要走》。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听老师读课文,听准字音,边听边想:文中的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

2、喜欢这一课吗?请你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感受感受春节的美好。

3、课文中有很多带红色小帽的汉字娃娃,请你去点点他们的名字,再认一认你们勾出的词语朋友。

4、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认读生字,齐读生字。

(2)双人火车认读词语,齐读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价。

(4)齐读课文。

三、美读课文,体会感情

1、自由读你喜欢的'自然段,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第一段,读后问: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伺机学习课文。

(1)说第一句: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人们想过春节?(终于、盼)读出盼望的语气。

(2)说第二句:老师从他刚才的发言中听到了三个最,你们听到了吗?是哪三个最?(最大、最快活、最热闹)是呀,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的人都要团聚在一起,互相拜年,互相祝福。让我们拿起书来,齐读第二句,读出对春节的喜爱。

(3)在你的心里,春节还是什么样的节日?请你用书上这是节日的句式说话。

3、学习第二段。

(1)在这么重要的一天,人们都干些什么呢?默读读第二段。

(2)指名回答(学生哪一句,就学哪一句) 说挂红灯、贴春联:过年了,挂红灯了,你可别忘了背诵儿歌《看红灯》。一起来背一背吧。人们都贴了什么春联?能背一幅吗? 说吃饺子、吃汤圆:过年时,你们家还吃什么?(腊肉,香肠)哦!还有这么多好吃的。怪不得书上在吃汤圆后用的是表示还没有说完。 说扭秧歌等:这是春节的庆祝活动,(看插图)瞧这些生龙活虎的小伙子正在舞龙灯呢!

不过春节的庆祝活动还很多,你能说一说吗?(放焰火、点鞭炮,拜年等)所以书上加的是 说敲锣打鼓:现在我们把桌子当锣当鼓,大胆地敲起来吧!(学生活动)咚咚咚,锵锵锵,新年的锣鼓声报告春天来到了。

(3)春节有这么多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此时,你最想说什么?大家一起读最后一句。

(4)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感受春节的快乐、热闹。

4、学习第三段。

春节真好!春节真好!要是天天都这样就好了。可是要春节过完了,我真舍不得春节离开,让我们大声地说一声:春节呀,你不要走!

四、总结全文

听了你们大声地呼喊,春节一定会走得很慢很慢,让你们多吃吃汤圆,多看看扭秧歌,多和即将外出打工的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老师希望你们的每一个愿望,每一声祝福都能实现。

五、课外延伸

孩子们,我们中国还有很多传统节日,那些节日人们是怎么过的?你们可以问问家长,查查资料,如果你知道了,可别忘了告诉其他小朋友。

板书设计:

最大 最快活 最热闹

29 春节,你不要走

好看的 好玩的 好吃的

春节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

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中国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准备:

歌曲《恭喜恭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恭喜恭喜》,听着这首歌,我们好像又回到了那些喜庆的日子。上节课我们跟随老舍先生初步感受了春节的热闹,那么,我们现在回忆回忆,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时间顺序,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中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之后忙着准备年货;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初六铺户开张;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二、分清详略,熟读了解。

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思考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在文中做上记号。

集体交流:

详写: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略写:准备年货,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

三、深入品析,感受习俗

现在我们来研究详写的部分(讨论回答)

1、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找出你印象最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1)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①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农业展览会。”

------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通俗风趣。(熬粥的成分多)

②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几个饺子。”

-----“色如翡翠”、“色味双美”两个词,语言简练,写出了腊八蒜颜色好看,让人忍不住就流口水。

(2)除夕:

除夕真热闹----对除夕的总体感受。

①人们的活动:“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除夕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说明大家都在庆祝除夕,语言严谨。……此处隐藏19181个字………(谈感受)

想象铺户中,大街上都是什么样的情景。

2、老师就带你们到街上去转转。(出示图片)如果你是卖货人,你的情绪怎样样?

(引导学生感受喜悦的情绪)

C、小孩

1、孩子们为了迎接新年,都忙些什么呢?

指名说

2、你为迎接新年都会做哪些准备。师生交流

D、大人

1、准备过年大人是最忙碌的,大人们都要做什么?能透过你的读让大家感受出大人们的忙碌吗?指名读师生合作读(读出务必……务必……务必……务必…)

2、为什么务必要做好这些活动?

是呀,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传统节日———年,能够说家家团圆,举国欢庆。

E、过小年

从腊八到除夕之前,这短短的二十二天中,除了腊八节还要———过小年。哪些同学家过过小年?说说你家过小年是怎样过的?(生说)

自读老北京人是怎样过小年的跟我们有什么不同?

三、总结学法

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相信每个同学都被老舍爷爷笔下的北京春节吸引了,作家之所以能将北京的春节描述的如此生动,让我们这么爱读,除了他用词精炼简洁,语言风趣外,还有一个秘密。让老舍爷爷自己来告诉你吧!(出示)

“我不论写什么,总期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和名词,我还持续我的‘俗’与‘白’。”———老舍

语言的俗白也是老舍作品的一大风格。

四、在人们的忙碌、喜悦、期盼中,年已经不知不觉的到来了,这只是个开端,还有更热闹,喜庆的节日留待我们下节课去领略。

春节教学设计15

一、回顾全文,情境导入

1、唱歌谣想春节,和老舍先生一起初步感受了京味十足的北京春节。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北京春节的呢都是什么时间你能不能按照时间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课文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十分热闹,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到元宵,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3、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热闹、忙碌、喜庆、团圆)

4、出示本节的课的学习目标。

二、分清详略

1、在这些日子的描述当中,老舍先生把什么资料写得比较详细,又把什么资料写的比较简略呢快速默读课文,把详写的资料用括号括起来。

2、学生汇报,板书:(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三、深入详写片断,品读课文,感受节日气氛

1、在详写的这些资料中,你最喜欢哪一个部分呢深入的读读,勾画出你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谈谈自己的体会。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2、学生自由读

3、学生交流:

(一)腊八:(课件出示句子)

“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农业展览会。”

从“家家都”都能够看出节前人们的忙碌,对春节的重视。

“农业展览会”是说粥里的各种豆、米、干干过十分多,多得好像聚在一起开展览会。(课件演示,腊八粥的图片)

多么有意思啊!作者用形象生动的比方,把腊八这天人们的忙碌描述得如此风趣。板书:忙碌

“把蒜瓣放进醋里…..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一个“翡翠”写出了蒜瓣的形、色;一个“辣”字写出了醋的味道,这样的色味双美当然让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更让人感受到了老舍用词的简洁、巧妙。

(二)除夕

1、知名读第七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

除夕给你什么感觉呢板书:热闹

3、你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除夕真热闹”呢

★人们的活动“家家赶”“到处”“男女老少都”“万不得已”“必定”“除了”“都”

理解“守岁”:一重意思,年长的人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二重意思,年轻的人守岁,则是为了父母延寿。

师:从这些词语当中,我们能够看到人们是多么重视除夕夜的团圆啊,差不多所有的人都在欢度除夕,当然热闹了。

★从味、色、声的描述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华”“鞭炮声日夜不绝”

师:从味道到色彩到声音,除夕这一夜,作者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无不体现出除夕的热闹,也让你我感受到了老舍观察的细腻。

3、除夕这天,你是怎样过的呢打开记忆的闸门,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吧生自由说

小结:是啊,热闹的除夕,处处洋溢着喜庆,诉说着团圆的故事。

4、指导朗读:想象着这热闹的场面,有滋有味地把这一段读读。

(三)正月初一:

1、指名读第八自然段课件出示:

“正月初一”的光景怎样与除夕截然不同

“截然不同”什么意思形容两种食物毫无共同之处。

“正月初一”与“除夕”又什么截然不同的呢

课件演示:“铺户……全城都在休息。”

这样的“截然不同”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板书:悠闲

2、你们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正月初一,人们的游戏自在

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女人们,小孩们,铺户们,伙计们。

小结: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每个人都在拜年,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总之都没有闲着的,分明都是那么快乐简单自在。

3、指导朗读:谁愿意读出这简单自在的感觉。

(四)元宵节

1、谁喜欢写元宵的这一部分。咱们先不着急说,读读这部分,看看作者写的最多的是什么(灯)

2、再读课文,把描述灯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

3、学生汇报交流:

“正月十五……红火而美丽。”板书: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子……故事。”一连串的排比,让我们感受到了“灯”的数量多、种类多。

“家中也有灯…….叮叮地响”完全走进了灯的世界,这是一种怎样的美丽啊!

师:让我们也进入这灯的世界里遨游,感受这份红火而美丽吧!

课件演示:各种灯的图片。

4、想象:假如你在这灯的世界里畅游,你还会看到怎样的花灯呢

小结:是呀,在这五光十色的灯的世界里畅游,让人情不自禁,让人流连忘返,难怪老舍先生说课件演示:——“元宵上市,春节的有一个高潮到了”

——“这的确是完美而快乐的日子”

四、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刚才,我们深入的感悟了老舍先生详细描述的四个部分资料,感受了北京春节的温馨而完美,那么好还又那些部分写得比较简略呢再回顾课文看看。

2、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抓住主要特点来描述。突出了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让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能够运用这种详略得当,抓主要特点描述的方法。使自己的作文更具特色。

《春节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